从荔波走来的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 |
发布时间: 2024-12-23 浏览次数: 10 作者: |
接邀请到贵州参加一个活动,本有推辞之意,却见组织方安排荔波一宿,便欣然接受。 很多人不熟悉荔波,但是,有一个人与日同在,不可淡去。他,就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。荔波是他的老家。我自读大学到济南,研习相关的城市光荣史,便知道王尽美与邓恩铭成立共产主义小组,参加中国共产党创立大会。王尽美老家诸城,算我邻县,很有老乡之亲近情感。年轻的邓恩铭来自贵州,一个闻所未闻的荔波县。在交通不发达的1921年之前,从遥远的南国荔波独自一人来到济南,需要何等的精神召唤和心向往之的体魄与毅力。 荔波地处贵州省南部边陲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,再往前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可到达广西壮族自治区。具有贵州高原和广西丘陵综合地势特征的荔波,周围分布着诸多中国喀斯特地形地貌,现在已经成为很有看点的地理旅行目的地。1901年邓恩铭出生在荔波县玉屏镇水浦村,是一个水族人聚居的村寨。家门前有一条可通往荔波县城的土路,他每天看着南来北往的人们赶路谋生,深感劳动人民之辛苦。后来,做茶叶生意的祖父在荔波县城安家立业,把少小聪慧的孙子带到县城读书。在山东做地方官的二叔黄泽沛(本名邓国瑾)喜欢侄子,写信给家里鼓励邓恩铭到山东读书。好求上进的邓恩铭听了二叔的召唤,17岁的他,带着亲人的嘱托与期盼,告别家乡、亲人,历时小半年,行山路,借水运,搭便车,经历千辛万苦,来到济南考入山东省立第一中学。 我去荔波,选择了乘坐普速火车,济南南下,昼夜兼程到株洲换乘,过镇远,宿贵州,又大巴疾行,在第三天的旁晚住进荔波县城里的酒店。一路奔波,告别黄河的咆哮,跨过奔涌的长江,穿越雄山叠嶂,行走于浓雾挡道春雨潇潇的弯弯山道。凝视窗外,那些匆别而失的风景,一如过往行进的历史,转瞬即逝。这是时隔一百年的对空交叉急行军。我不知道,我与邓恩铭在哪里擦肩而过,也不知道当年他走过的山里水上还有没有点点印迹。但我想,青年邓恩铭北行,胸怀志向,虽艰辛却不辞,终抵理想之地,立一片惊世伟业。即便无声无痕,也会流芳于壮丽山峦之巅。 荔波县城建起了邓恩铭广场,纪念馆,修葺一新的邓恩铭故居坐落在荔波县城向阳路21号,乔石委员长题写“邓恩铭烈士故居”,陈云,江泽民等都有题词。这是邓家在县城唯一地产,邓恩铭在这里居住的时间不长,很快就离开去了济南,读书、革命,参加创立中国共产党,在莫斯科受到列宁接见。直到1931年4月5日在被反动派所杀害,邓恩铭再也没推开自家的大门,走进熟悉的院落。 当一个人心存远大理想,那么,这个人就会插上理想的翅膀,展翅高飞。邓恩铭17岁离家,30岁被害,整整过去了120年。天翻地覆慨而慷,青年邓恩铭大概没想到他走过的那些地方,今已苍松翠绿,朝气蓬勃如他17岁,万水千山只等闲。 在邓恩铭故居前,想他临行前写下的那首著名的告别诗《诀别》: 三十一年华转瞬间,壮志未酬奈何天。不惜唯我身先死,后继频频慰九泉。 他从荔波来,融进觉醒与追寻的年代,邓恩铭少小离家从此别过,30年短暂人生写就不朽的辉煌。这样的人是照亮跟随者前行的火把,没有人看不到光明。 |